一切都是為了能在住宿出名貴的荷蘭生存 ..

Booking

  1. 無痕 ( 未登入會員 )
    • 有機會比登入會員還便宜 = = ??
  2. 登入會員
    • 這趟旅程我用 Genius 等級 2 跟一般會員沒看到優惠差異 ..
  3. Booking 手機 APP
    • 定價有時會比網頁便宜
    • 部分飯店有手機專屬優惠
  4. 各平台 / 信用卡專屬連結
    • 台新可以現折最高 10 % 還不錯
    • 玉山可以回饋 Wallet 16 % 超香 QQ
      • 但 Ubear Mastercard 不能用所以..掰掰
  5. Line 旅遊每周五訂 Booking 回饋 8 %

這趟用最多的是信用卡專屬連結,再來是 Line 旅遊回饋 ~

有網友說用信用卡專屬連結訂購有時會拉高定價再折購,沒有比較划算,大家可以注意一下。(我是沒遇到這個情況啦)

Agoda

因為對 Agoda 涉略沒那麼深,所以就單純分享這次訂房的經驗 ~ btw Agoda 也會跟各家銀行合作有信用卡專屬連結,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研究。

Agoda 慘案有點多.. 私心不太愛用它,加上前面訂的幾晚都是 Booking 比較便宜,所以基本上沒再注意它,直到某天..

我打開了 Google Map > 搜尋 XXX 住宿 > 用地圖看各家飯店價格 > 突然發現某 4 星級酒店顯示的各平台價格中,Trivago / Tripadvisor 很便宜 > 再導到 Agoda > 發現新大陸,超便宜!(其他方式點進 Agoda 都貴爛)

PS. 這方法不是每家飯店都適用

保險起見,還是建議訂購完後寄信詢問飯店是否有收到訂單

小心 Agoda 的付款方式及付款幣別陷阱

前一天看到價格好便宜太開心,就沒注意太多用臺幣訂下去了..

比較幸運的是在我訂完的隔天因為城市稅的問題在網上搜尋的時候.. 發現了這個陷阱 ⚠️

簡單來說就是:網頁顯示的幣別要選當地貨幣 ( 歐元 ) & 輸入完信用卡卡號後刷卡幣別也要選當地貨幣 ( 歐元 ),不然 Agoda 就會用自己的神祕匯率(貌似是正常匯率 + 5%)將外幣轉成台幣後跟你收款。 如果當下立即付款的話則沒這問題。

詳細內容就不贅述了,Google 搜尋一下就會看到一堆教學跟慘案 QAQ

隨意附上幾個文章:

如果不小心已經訂了重訂又很貴的話,就硬起來跟客服"溝通"囉 ~ ( 訂的時候記得截圖當下的金額 RRR 這樣吵架才有證據)

接著就是我們要重新下訂的故事了,不然就要被 Agoda 用可怕匯率收錢了..

不過一切沒那麼順利,試了各種方式都和昨天的價格有點差距 QAQ 有時兩個人用相同方式進到 Agoda,價格還會不一樣 = =? 最後勉強 " 透過 TripAdvisor 跳轉到 Agoda " 的方式,價格終於和前一天比較接近了。

但重新下訂的故事還沒結束 ( • ̀ω•́ )

之後無聊用了 VPN 當印度人,發現更便宜了!但依舊比最一開始訂的貴,不過也才貴 € 1.x 就當學費了 ~ 算是有個完美 Ending(?)

後來也嘗試了當了土耳其人、阿根廷人.. 沒發現甚麼新大陸.. 只有發現貨幣符號很酷(X)

OK,所以說定價的邏輯到底是甚麼? 我和旅伴的結論:沒邏輯!

Agoda 城市稅到底有沒有包含 ?

Agoda 總價顯示已含 7 % 城市稅,但寄信詢問飯店時說現在城市稅已漲為 8.5 % 須入住時付款 ..

好的,那我付的那 7 % .. 是???(╯‵□′)╯︵┻┻

跟 Booking 不一樣的是,Agoda 寄到 Mail 的訂單資訊裡只顯示 “Taxes And Fees” 多少錢 & 哪些費用 “Not Included”,但 “Taxes And Fees” 裡面到底 “Included” 了甚麼都沒寫!只有在結帳時有寫說已包含 City Tax,好險結帳當下我有截圖..

後續詢問飯店多次,回覆都是說現場須再收城市稅,沒有回應為何 Agoda 上顯示已包含 7 % 卻要再跟我們多收 8.5 % 的城市稅。

原本想寄信跟 Agoda 客服溝通一下,但後來看到隔壁的希爾頓比較划算就跳巢了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

結語

到底用甚麼方式訂飯店會最便宜呢?不知道 .. 毫無邏輯可言!看到可以接受的價格就訂下去吧 ~

至於城市稅,建議傳訊息或寄信和飯店 Double Check 一下,確定當天入住是否需額外支付其他費用。